福建出台AI产业专项政策,单项补助最高千万激发创新活力

福建省推出10条针对性措施,通过分阶段补助、产品奖励、平台支持等多维政策工具,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
福建省近日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若干措施》,提出10条具体政策措施,围绕人工智能模型攻关、技术研发、创新平台、赋能应用等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支持。该政策明确了对行业垂直模型、智能产品开发及创新平台建设的具体补助标准,单个项目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助。
这项政策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厦门市可参照执行。
01 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若干措施》聚焦行业场景需求,引导开发拥有行业数据集和高水平任务处理能力的人工智能行业垂直模型。政策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攻关,将按项目推进实效分阶段给予支持,单个项目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在促进研发创新落地方面,政策支持开发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新技术新产品。每个入选的人工智能优质产品将获得一次性5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专利布局。
政策还引导建设高能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对平台牵头建设单位按不超过平台建设实际投入50%的比例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这一举措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02 培育市场主体,强化园区载体建设
福建省将实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构建由硬科技初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等构成的企业体系。将遴选人工智能优质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最高300万元奖励。
在园区建设方面,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将在未来三年各扶持开发50个以上智能体或智能终端产品。每年各安排不超过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这些园区开展产业招商、项目路演和供需对接等活动。
政策还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园举办“四链”融合供需对接活动,并支持在省级专精特新基金中设立人工智能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力度。
03 优化要素配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在算力服务方面,福建省将构建全省一体化算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年度购买算力服务总额达到1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按实际购买服务费用的不超过50%给予补助,单家企业最高补助50万元。
数据资源供给方面,将依托省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和开发服务平台,持续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应用。政策明确每年将推动开发10个以上高质量数据集,并将对入选的省数据要素产业园给予奖励。
人才引育方面,福建省将在引才“百人计划”和“八闽英才”培养计划中,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和团队予以支持。政策还明确将建立核心工程师名册,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奖补。
04 深化赋能应用,推动产业生态建设
《若干措施》压实“管行业管人工智能赋能应用”责任,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抓好本领域“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工作。政策明确提出到2027年和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分别超过70%和90%。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教育、住建、交通运输、文旅、医疗等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各需提供10个以上应用场景,以场景牵引人工智能模型和智能体落地应用。这一举措将通过“智赋百景”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为培育良好产业生态,福建省将推动举办人工智能领域学术会议,常态化组织交流活动,并设立省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委员会。同时,将完善数据安全风险监测平台,提高人工智能安全防护能力。
政策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厦门市将参照执行。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福建有望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